您的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 领导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发布时间2013-11-13 13:30:01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高校领导干部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特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笔谈”栏目,刊发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学习体会文章,以飨读者。
 
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刘川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能否融入学校教育,能否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境遇,而且关系到其未来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能否融入学校教育,能否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境遇,而且关系到未来命运。因此,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不断上新台阶,就是因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各方面建设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尊重群众首创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不但从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中汲取动力源泉,同时又统筹兼顾,做好顶层设计;三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四是坚持推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才能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理想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深刻把握和坚定信心;体现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坚持这样的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具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充分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追求。坚持这样的理论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就是让大学生既能够深切感受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保证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高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这个基础工程不放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理论骨干,通过开展经典研读、理论研讨、理论宣讲、支部读书会、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创新网络学习载体,打造示范性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群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仰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树立起来的信仰才具有坚定性、持久性。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知行合一,将开展社会实践作为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
 
  坚持文化育人,在良好氛围和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大学文化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崇高理想信念树立的精神土壤。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文化为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生活中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靳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时代的要求、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学术风气浮躁、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理论脱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特别是不少学者习惯于从西方的理论和框框出发而不是从中国的实践和问题出发进行思考和研究,盲目崇拜西方的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一味照抄照搬西方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教学科研模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使高校真正成为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坚强的理论阵地。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灵魂。要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目标,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经典著作文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前沿问题和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与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学科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体学科的建设,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实践,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从人民群众鲜活的创造中发掘思想智慧、提出真知灼见,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获取精神支撑,从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有力的回答中,推动理论体系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教材体系创新,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正确借鉴国外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世界发展的丰富实践中,从国外一切优秀的学术思想中,从与各国文化和各种文明的广泛交流和相互学习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战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反映了一个国家特殊的制度属性、利益诉求、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因此,对于国外的理论要根据国情社情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否则就会水土不服。
 
  着力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从来都是在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索中不断前进的。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加强重大战略研究的任务提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中央的重要思想库、智囊团。
 
正确成功观助大学生成长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曹影
 
  大学生的成功观既影响着他们对过去取得的成就的态度,也影响着大学生现实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进而也影响着他们对未来的选择和发展前景。
 
  为了把握大学生的成功观,笔者分别对5所高校大学生的成功观进行了问卷调查,大学生对什么是成功、自我是否成功、哪些人是成功等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他们的成功观。其一,认为成就大事业、挣大钱才是成功的。大学生在回答哪些人是成功的时候,有87%的人认为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文体明星和富豪是成功的。其二,无视自我在现实中所取得的成功。大学生在回答自己是不是成功的问题时,多达90%的人认为自己是不成功的。看不到自己的成功,是因为把成功理解成终极目标的实现和“高目标”的实现。其三,单纯用外在的标准来衡量成功。大学生在回答何谓成功时,有近20%的人认为成功是做自己想做或喜欢的事情,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同样有近20%的人认为成功的标准是自我的主观感觉,但在对自我是否成功的回答中以及哪些人是成功的选项中,他们给出的答案则认为自己是不成功的,名人伟人大家才是成功的。这些说明大学生不仅把成功与否的标准看成是外在的,而且也否认了成功有不同标准的事实。
 
  针对大学生成功观方面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成功观教育。
 
  首先,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成功及其标准。成功不是别的什么,按照斯滕伯格在《成功智力》中所说的,一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到的人生理想目标的成功,二是每个正常个体都能发展的成功。可以说成功就是自己想做而能做并且又做成了的事,因此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功的。要让大学生认识这个道理。成功不能仅仅是财富多少而是对社会的贡献和自我满足的程度如何。除了金钱和物质财富,还有精神世界中的成功,当然精神世界的成功也是需要有物质为基础的。
 
  其次,要让大学生认识成功有阶段性。不同的成功阶段才能构成最终的成功,而每个阶段的成功具有独立的意义。人生的不同阶段,达到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就是成功的。因此,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从大学生对自我成功的回答来看,他们多半看不到自己在现实中是成功的事实,这样,既错误地理解了成功的含义,也不利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试想,如果对自己的现状处于一种否定状态,那就很难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也很难调动起内在的积极性。
 
  再其次,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并非只有政治家和科学家以及富豪名人才是成功的。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成功目标不同,并且每个人可以有不同方面的成功。伟人名人固然是成功的,但一般人也是成功的。如果只有伟人和名人是成功的,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多少人是成功的。成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如果多数人都不成功,都在消极甚至悲观的心态下生活,不仅自己很难创造出财富,整个社会也会处在一种没有生气的状态中。只要是自己的追求,自己制定的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的就是成功的。
 
  最后,要让大学生知道如何才能成功。一是大学生要树立适合自己的成功目标,不能好高骛远。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价值追求确定目标,认识到在实现成功的道路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二是追求成功要付出艰辛、克服困难,有耐力和定力,任何一个人成功背后都有为成功付出的艰辛。三是追求成功要在正当合法的前提下进行。法律对人的行为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保护,追求成功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法律的边界。违背法律,就会远离成功。现实中的那些铤而走险的人表面上是为了“成功”,但多半都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四是追求成功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追求成功的道路可以是多样、多元的,所谓曲径通幽和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