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规划 > 总体规划
西南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发布时间2013-11-13 14:15:03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西南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20062020年,20105月修订)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建设的 “211工程”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5万余人。办学百余年来,遵循“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经过艰苦奋斗,形成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集聚了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群体,建成了条件逐步完备、功能日趋完善的基础服务体系,开拓了形式多样、效益明显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新领域,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2006年以来,学校发展更加迅速,初步具备了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学校虽已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影响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国际和国内一流学科不多,学科资源分散,结构不尽合理。

——科学研究总体实力不够强,承担和争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的能力较弱、项目较少;国家级科研平台不多;原创性科学研究、重大科研成果和国家级的奖项仍比较缺少。

——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创新团队较少,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较少,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尚不能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资源配置矛盾和体制机制矛盾还未完全解决。

——校园建设的现有布局还不够合理,校区间硬件条件不平衡,校园数字化程度还不够高,学校的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学校自筹经费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事业发展面临一定程度的经费约束。

(三)面临形势

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等教育从观念到体制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优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学校当前面临的紧迫形势。

国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和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建设的继续推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入推进,重庆市与国内外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既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又将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学校要按照国家“314”总体部署的要求,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推动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促进“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建设,在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教育人才高地和内陆开放高地的过程中做出显著贡献,这有利于学校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争取更为丰富的发展资源。

学校融合后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形成了综合大学的基本框架,顺利进入了“211工程”建设的行列,教育部、重庆市对学校实行部、市共建,教育部、农业部对学校实行部、部共建。学校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锐意进取,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抢先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教学、科研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有的领域有重大突破,成果显著,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办学地位逐年上升,这些都为学校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学校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高校布局与投、融资政策的调整,国(境)内外高校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和优质生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学校惟有不断努力,改革创新,深挖潜力,广开资源,才能形成更有利的竞争优势。同一些知名院校相比,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只有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才能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有更大作为。在学科结构调整中,如何既保持现有学科优势,又整合资源,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加快学科向高水平综合性发展,是学校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学校负有探索真理,推动科研创新和文化发展,培养具有地域智慧与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引导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秉承“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彰显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特色,锁定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定位

坚持以人为本、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2020年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办学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研究型,本规划期内实现由研究教学型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学科专业定位:综合性,以教育科学、农业科学为主要特色,传统学科专业与新兴学科专业、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国际生教育为拓展,其他教育形式为补充。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三)总体目标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努力使学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把学校建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为主要特色,一些优势学科具有显著的国内外影响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发展,学科涵盖面广、整体优势凸显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学科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突出优势学科,提升特色学科,强化基础学科,扶持应用学科。

——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效凝聚。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努力发挥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优势学科领域、前沿领域及国家急需领域,承担国家大项目的能力显著提高;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国家大平台量的增加;提高学术水平,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国家大奖项量和质的提升。

——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国际生教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层次互补。

——社会贡献显著提高。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四)阶段目标

学校总体发展分“三步走”,努力实现 “一个深度融合”、“两项显著转变”、“三大根本变化”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第一步即2006~2010年,实现“一个深度融合”。

第二步即2011~2015年,实现“两项显著转变”。

第三步即2016~2020年,实现“三大根本变化”。

三、发展战略

(一)战略理念

学术立校。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打造优势学科群。从学科体系、学术队伍、学科支撑条件建设以及科研创新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大力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巩固重点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建立健全科研协调与决策机制,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消除体制约束和机制障碍,整合科研资源。建立科研创新制度,协调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鼓励和支持原创性研究,在有相对优势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科研水平。突出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速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式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人才强校。把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引进适应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需要的学科领军人才、学术拔尖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促进队伍质量与规模的整体优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实行岗位聘用,优化职务结构比例。完善评价体系,严格聘期考核,建立绩效分配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支持教职员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汇聚高层次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质量兴校。全面提升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适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层次和结构。构建和完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层次互补的教育体系。实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 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分层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各层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管理活校。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增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活力。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契机,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包括咨询、审议、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环节在内的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创建一流大学需要的层次清晰、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德育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战略任务

学校的战略任务为: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实践与教师科研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二是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协作,促进科研创新,获得若干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奖项。三是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重点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平台,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地方的合作模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以社会需求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三)战略重点

学校实现总体发展目标的战略重点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实施的思路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支撑、队伍建设为保障、服务社会为宗旨,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分步发展、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重点打造一批彰显学校优势、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学科,构建符合综合大学发展需要的学科结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

科学研究。激活创新机制,构建科研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基础研究,加强前沿领域、优势领域和国家急需领域的科学研究,集中资源,重点攻关,力争一批原创性的标志成果。立足于学科前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应用研究,探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前瞻性、对策性研究成果,促进学校进一步成为政府决策和咨询的重要思想库。

队伍建设。创新队伍管理模式,着重优化队伍整体结构。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吸引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合理的各类队伍结构,创造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队伍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人才培养。立足国际视野和办学实际,因材施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文理交融。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探索既开放灵活又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进一步彰显学校“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人才培养特色。

社会服务。抓住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契机,更加紧密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继续坚持和完善“顶岗实习”、“石柱模式”和产学研紧密结合模式。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校地、校企多种形式的双向合作,以社会需要促进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学校的智力更好地支持和服务社会,实现学校与社会共谋发展、共创双赢。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融合。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优势。整合资源配置,提高整体实力。

(二)推动科学研究创新

加强科学研究与创新。加速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促进人才队伍优化

支持组建10个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培养、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培育和吸引学术拔尖人才。储备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后备人才。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选拔、培养机制,鼓励并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坚持本科教育改革与专业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教学内容方法更新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教学质量评价完善工程和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等5大工程18项计划。

(五)推进国际化进程

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以国家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为契机,加强学校与国(境)外学校等有关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全方位合作,建立对象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格局。努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

(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学科和学术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校级宏观调控,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创新人事分配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荣昌校区管理体制。